近日,由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日报、工人日报、华夏时报等多家中央媒体组成的“中央媒体走基层”采访团走进江阴,深入采访我市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创新实践与暖心成果。
在灿烂梦工坊,采访团实地参观了咖啡面包工坊、梦想剧场、电商直播间等特色功能区域,深入了解“公益众筹、政府搭台、民非运转、公益消费、自我造血”的助残模式。这里汇聚文创中心、调配中心、凡星文化等10多个社团,打造“澄小灿”党建助残品牌,并设立党建共享阵地、委员工作室等多个服务项目,构建起党建引领的助残服务生态圈。累计开展残健共融等活动338场,募集公益资金和物资300余万,支持32个残疾人实现就业,服务残疾人3000人次、市民3万余人次。

“金轮椅”天鹤服务站点作为“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是党建引领基层服务触角延伸的典范。依托社区党组织力量,通过提供就业岗位、支持灵活就业等方式,帮助社区内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残疾人就近就便实现就业增收。站点还精心打造公共活动空间,积极营造志愿帮扶与社区共融的良好氛围,让残疾人感受到更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位于春晖路的“小蒙擀面皮”,是由残疾青年朱蒙经营的餐饮小店,也是“烟火春晖暖心荟”爱心商家之一。该项目由天鹤社区党委联合新媒体主播共同发起,通过公益探店活动,形成爱心商家为残疾人、高龄老人等提供免费餐饮、主播为商家免费拍摄推广视频的合作模式。目前已有16家商户加入联盟,累计提供1600余份爱心餐食,惠及450余人,成功构建了“公益链接—流量吸附—服务反哺”的良性循环机制,以“烟火气”传递社区温暖。
此次“中央媒体走基层”活动,深入挖掘了江阴市残联在党建引领下,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的生动故事。下一步,市残联将持续强化党建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广泛凝聚社会力量,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残疾人的急难愁盼问题,奋力描绘党建引领有力、基层治理有效、人民生活幸福的崭新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