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党建工作 康复服务 教育就业 宣传助残 文体竞技
首页>> 文体竞技
端午情浓 | 艾叶飘香,“粽”享幸福时光(三)
发布时间:2025-05-31 文章来源:

端午飘香,助残情浓。

夏日的微风

夹带着淡淡的粽香

为让全市残疾人朋友们

度过一个温馨祥和的端午节

各镇街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月城镇

沿山村残协开展“粽叶飘香话法治 温情端午暖民心”主题活动,将普法宣传、民俗体验、暖心慰问有机融合,让村民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感受节日的独特魅力。

普法宣传进村居,端午点亮平安路。月城司法所专职调解员陈静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身边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邻里纠纷、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法律知识,并耐心解答村民提出的法律问题。同时,借助端午习俗典故,融入法治元素,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有村民感慨:“原来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守护邻里和谐的‘暖心盾’!”

巧手翻飞裹粽香,共话端午邻里情。捋粽叶、做漏斗、填糯米、放馅料、压紧实、封口、扎捆……一片片清香的粽叶,在一双双巧手下变成了一个个饱满紧实的粽子。大家一边包粽子,一边分享着生活趣事和端午习俗,交流包粽子的技巧,现场欢声笑语不断,邻里间从陌生到熟络,干群关系在互动中愈发紧密。

走访慰问送关怀,真情传递暖人心。志愿者带着包好的粽子、牛奶、咸鸭蛋等生活物资,走访慰问村里的残疾人、孤寡老人、困难家庭,每到一户,都与老人们亲切交谈,细心询问他们的健康状况,并送上节日祝福。浓浓的问候、贴心的话语,让他们感受到了村委的关爱与温暖。

 

戴庄村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通过知识讲解、民俗体验、爱心传递等环节,让村民在粽叶飘香中感受传统魅力,在互助奉献中厚植文明新风。  

文化课堂润人心。活动伊始,志愿者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带领村民穿越千年历史,探寻端午文化根脉,通过互动问答形式详细介绍了本地端午习俗的独特寓意:挂艾草驱邪避疫、佩香囊祈福安康、系五彩绳护佑孩童平安等。

巧手共织邻里情。文化课堂结束后,村委组织村民开展“巧手包粽,共话家常”活动。志愿者们提前备好糯米、粽叶、红枣等材料,并现场示范“折叶、填米、捆扎”等步骤,村民互相传授“三角粽”“四角粽”等传统包法,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温情传递暖人心。包粽子环节结束后,志愿者将煮熟的粽子分装,送至辖区孤寡老人、残疾人家中。志愿者与他们拉家常,了解生活需求,帮助打扫庭院、检修水电设备,传递了“老有所依、弱有所扶”的乡村温度。

 

下塘村开展“粽香情浓 艾满邻里”端午主题活动,通过包粽子、制艾草门挂、趣味游园三大环节,让村民在体验中感受节日温情。

活动伊始,糯米香飘满屋。下塘村邀请经验丰富的长辈担任“包粽导师”,手把手教授村民传统粽子包法。大家老少结对协作,捋粽叶、填糯米、封口扎绳,其乐融融。最终,300余个形态各异的粽子被送入蒸锅,部分作为端午爱心礼物送至独居老人家中,传递邻里关怀。

以艾草为媒,寄寓安康。在手工区,村民用艾草、菖蒲、干花、麻绳等材料,编织一把把古风门挂,清幽药香弥漫整个活动现场。村民黄阿姨感慨:“亲手做的门挂比买的更有意义,挂在家门口,端午味儿就浓了!”

在游戏区,场地背景板上绘制着色彩鲜艳的蜈蚣、蝎子、蟾蜍、壁虎和毒蛇 “五毒” 形象,大家手拿沙包,站在规定距离外,瞄准 “五毒” 投掷。每射中一个 “五毒” 图案,获得端午特色小礼品。大家屏气凝神,专注投掷,现场不时传来射中目标的欢呼声,在欢乐中体验端午驱邪避灾的传统寓意。

城东街道

杨市社区残协在高新区残疾人之家开展“粽香传情、爱满杨市”端午节活动,让残疾朋友感受节日的温暖与社区的关怀。活动现场,老年志愿者们早早准备好了糯米、粽叶、红枣等材料,并耐心指导残疾朋友如何折粽叶、填糯米、裹粽子。志愿者们不仅手把手教学,还和残疾朋友聊家常、讲端午习俗,现场气氛其乐融融。肢体残疾的袁佩玉阿姨笑着说:“很高兴能够参与这样的活动,和大家一起包粽子,感觉特别开心!”

山观社区残协联合江阴市中医外科医院以及针心针意公益团队,聚焦辖区内残疾人群体,开展了一场充满温情的走访慰问活动,为他们送去节日关怀与温暖。活动当天,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医护人员组成慰问小队,带着精心准备的粽子、咸鸭蛋等节日慰问品,走进残疾人家中。每到一户,工作人员都与残疾人及其家属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生活需求和面临的困难,认真记录下相关信息,以便后续提供更精准的帮扶。针心针意公益团队的志愿者们将亲手缝制的靠枕、围裙、包包等手工艺品赠送给残疾人,这些充满巧思的礼物不仅实用,更传递着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山源社区残协联合江阴市德爱之家义工团队开展了“情系端午,关爱残疾人”的慰问活动,为辖区内的残疾人家庭送去粽子和节日祝福,让他们感受到社区的温暖。活动当天,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分成几个小组,带着提前准备好的粽子等礼品,走访了数十户残疾人家庭。

滨江社区开展“艾香传古韵  粽暖话家常”端午节活动,让长者在体验中成为文化的传承者,让残疾群体在慰问中感受社区的关爱。

利港街道

陈墅村残协开展“携手共进 温暖同行”党员志愿者端午慰问困难残疾人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残疾人进行了亲切交流,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用行动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让温暖在社区中流淌。

兴利社区残协开展“粽叶飘香迎端午 温情传递暖民心”主题活动,将民俗体验、建言献策、爱心慰问等环节等有机融合,让辖区困难残疾家庭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感受节日的独特魅力。活动过后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将包好的粽子分装好,逐一送到社区困难残疾家庭家中。

兴港社区残协举办 “‘粽’情端午,‘兴’味盎然”主题集市活动,吸引200余位居民参与。本次活动围绕居民的实际需求,扩展了暖心兴港HUI客厅的服务范围,精心构建了一个让居民能够直接体验到的“家门口”的红色阵地。

云亭街道

云亭村开展“浓浓端午情 关爱残疾人”主题慰问活动。工作人员带着满满的关怀,挨家挨户走访慰问辖区内困难残疾人家庭。每到一户,工作人员都与残疾人及其家属围坐交谈,仔细询问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需求,耐心倾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为他们送上诚挚的节日祝福,传递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

 

毗山村残协举办了一场集道德讲堂、安全教育、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端午主题活动,吸引众多村民热情参与,现场洋溢浓浓的节日氛围。

敲响警钟,平安出行记心间。交通安全宣讲环节,交警们尽职尽责,通过播放节假日交通事故警示片,直观展现违规驾驶的严重后果。随后,民警结合本地道路情况,用方言幽默讲解“一盔一带”重要性:“骑电瓶车不戴头盔,就像吃饭不拿碗,危险得很!”互动中,残疾人代表也主动分享自己的安全出行小妙招,引得众人纷纷点赞。

巧手包粽,粽香四溢赛技艺。压轴的包粽子比赛将活动推向高潮,残疾人围坐在长桌旁,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大家迅速行动起来:有人手法娴熟,三两下便折出漏斗状;有人略显生疏,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慢慢摸索诀窍。包粽现场,既有“老将出马”的沉稳,也有“萌娃上阵”的童趣。

澄江街道

北大街社区残协以 “‘艾’在身边・‘粽’享关怀” 为主题,组织志愿者们齐聚一堂,包粽子、传温情,为社区残疾人送去节日的温暖与关怀。​

活动现场,社区活动室里弥漫着粽叶的清香,糯米、红枣、红豆等食材摆放得整整齐齐。志愿者们围坐在桌前,一边相互交流着包粽子的技巧,一边麻利地忙碌起来。只见经验丰富的志愿者将粽叶卷成漏斗状,填入糯米、红枣,再轻轻压实,最后用棉线仔细缠绕捆绑,转眼间,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诞生了。包粽子的过程中,欢声笑语不断,大家还分享着往年过端午的趣事,浓浓的节日氛围在室内流转。

包好粽子后,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分组,带着刚出锅、热气腾腾的粽子,敲响了社区残疾人家的门。在居民宋阿姨家中,志愿者将粽子递到他手中,亲切地说道:“宋阿姨,端午节快到了,给您送粽子来了,祝您端午安康!” 宋阿姨激动地连声道谢。每到一户,志愿者们都与残疾人及其家属促膝长谈,详细了解他们近期的生活和身体状况,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并鼓励他们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澄爱残疾人之家开展“端午时光 包粽传情”主题活动。

活动伊始,澄江街道残联代表上台致辞,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共建单位、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表示感谢。江阴市晨光小学代表也表示今后将继续深化与澄爱残疾人之家的合作,不断探索更多元化、更具创意的艺术活动形式,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组织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为残疾学员提供更加专业、全面的艺术指导和支持。

活动中,志愿者阿姨们巧手翻飞,一个个形态饱满、粽叶飘香的粽子便大功告成了。身旁的学员跃跃欲试,粽叶折角、放置糯米、包裹捆扎,手法虽然迟钝,但在阿姨们细心的指导下,还是包出了看似笨拙但却完美的粽子。在老师们的耐心指导和各校学生的热心帮助下,残疾学员们还拿起五色彩绳编织了属于自己的蛋兜。彩绳在他们手中穿梭,不一会儿,一个个精巧别致的蛋兜便呈现在大家眼前,每一个都凝聚着学员们的心血和创意。

江阴市残联版权所有 江阴市残联主办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ICP备05002806号